“十四五”時期如何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6月1日,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國新辦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在政策儲備方面,要在精準度、有效性、可及性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全面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圍繞《中小企業促進法》來研究制定相關政策。
▲工信部副部長 王江平
王江平說,在發展環境方面,要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督察;要按照《中小企業促進法》的要求,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此外,要健全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支持力度,特別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如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來促進信用貸款。要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規模。
王江平還提到,要深入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通過這個條例的執行,建立預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開展中小企業維權援助服務,提高中小企業維權意識和能力。
此外,要努力培養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在制造業細分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另外,推動中小企業參與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通過工業設計、數字化賦能,來提升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 梁志峰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確實也還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門檻依然很高,規模越小的企業獲得銀行資金支持的難度越大,企業續貸需求比較大,無還本續貸的政策仍需進一步落實;信用貸款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發揮積極作用,但動產融資、供應鏈金融等融資方式占比還是比較低的。這些問題仍存在。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發揮好科技的作用。梁志鋒表示,關注到國內很多的金融機構都在加大金融科技力度,在擴大信用覆蓋面、提高貸款效率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小微企業的獲得感比較強。
據悉,下一步,工信部推動建立健全涉企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支持銀行發展金融科技,推動加快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授信評價轉向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綜合性信用評價,通過差異化的服務使更多小微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
另外一個方面,發揮好工業互聯網作用,將提升對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各節點數據的采集能力,支持金融機構圍繞訂單、物流、倉儲等環節,為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