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記者對河北邯鄲地區報廢汽車非法拆解進行了暗訪調查,2021年10月28日,題為《報廢汽車非法拆解調查》的報道在央視財經頻道正式播出。
記者暗訪發現,非法拆解網點多,對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僅在河北邯鄲焦左村附近就有十幾個非法拆解點,現場報廢車輛隨意堆放,場地內油污遍地,氣味刺鼻;拆解場地距離耕地僅數百米,工人在露天直接使用氣焊槍切割機器,火花四射,廢油液直接排放到地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在央視記者采訪中指出:非法拆解對于土地環境造成的污染十分嚴重,因為非法拆解使用的場地沒有進行硬化防滲漏處理,不符合相關要求,不具備機動車拆解的條件,拆解過程中產生的油漬油污會直接進入到土層里,對地下水,土地等產生十分嚴重的損害,而且這種損害難以恢復。
報道還指出,非法拆解除安全隱患外,偷稅漏稅問題嚴重。非法拆解點大都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非法拆解利潤巨大,存在著一條龐大的非法產業鏈,政府連年整治卻治標不治本;因此也導致絕大多數應報廢機動車并沒有進入正規報廢渠道,所產生的非法回流零配件危害巨大。針對報廢車非法拆解屢禁不止的問題,政府需加大對汽車報廢的規范和執法力度。許軍祥會長在回答央視記者提問時也談到:這個行業現在存在著劣幣驅良幣的現象,非法拆解通過各種手段,在社會上高價搶購報廢車輛,導致正規合法拆解企業生存困難。非法拆解對市場的破壞性很大,當前需要對市場進行進一步規范整治,嚴格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