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濟南,小雨。全國報廢機動車行業首屆拆解比武大賽隆重開擂。5臺大型拆解機馬達轟鳴,巨剪飛舞。轉瞬間,一輛輛車體完整的報廢汽車迅速化為碎塊殘片。在1號機位,山東省華嘉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趙慶東經理老將出馬,規范地操作著服役已9年的日本神鋼拆解機,熟練地完成了全部流程。最終經現場裁判和賽后評委會評定,趙慶東榮獲一等獎;婁潤來榮獲二等獎。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頒發一等獎
從2012年華嘉引進兩臺日本原裝大型拆解機開始,趙慶東就是機械拆機能手。經過多年操練,他練就了一身好功夫,用這么個大家伙拆汽車,就像玩玩具做游戲一樣。參賽拿獎,那是手拿把掐,盡管初上賽場也有小許緊張,因為大賽不是游戲,榮譽也不只屬于個人,是為集體而戰。
趙慶東駕機比賽
趙慶東接受電臺電視臺聯合采訪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高延莉頒發二等獎
作為大賽的協辦單位,山東省華嘉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榮獲大賽組委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頒發特殊貢獻獎
到過現場的同行都知道,準備這樣一個比賽場地并非易事。大賽開始前很多天,華嘉公司的員工就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的意圖和要求,仔細研究大的框架和操作細節。董事長兼總經理趙華、副總經理葛繼偉、張桓銘,多次組織全體員工開會討論,安排需要購買、制作、租賃的各種必須物品,落實各個崗位的分工協作。公司投資100多萬元,購買了20毫米厚的鋼板,鋪滿大賽現場,保證五臺作業拆解機扎實穩固,保證拆解物存放有序,保證操作無滲漏無污染。工人們不僅需要停止正常收車拆車作業,騰空比賽場地所有設備和報廢車輛,還要在場地上大面積鋪設厚鋼板,在周圍布置活動休息室、臨時衛生間,還要搬動許多集裝箱等,懸掛標語,制造氣氛,準備三百人大合影的多層站臺。安全、環保工作也都有專人專班一直盯著。
離大賽還有很多天,工人們已經精心挑選型號相同相近的待拆車100多輛,并逐一搞好預處理,方便直接上機拆解。在比賽前和比賽中,工人們要分批將這些廢車送達五臺拆解機旁,保證比賽不斷檔。
為了保障大賽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華嘉的全體職工真是拼了。飯吃不好、覺睡不好,都不在話下。
大賽開始前各崗位工作人員加緊布置比賽用場地與觀眾看臺
山東省物資再生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山東省華嘉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桓銘,介入大賽工作最早,撤出最晚?;I備期間,他代表省協會和華嘉公司,主動對接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積極參與大賽組委會的各項工作。從會務工作到聯系媒體,都是以他為主。他不僅操著國家協會的心,還操著省協會和華嘉公司的心,全身心投入,連軸轉工作。他的電話和微信總是不停,他的腳步總是不歇,只有飯不當時、水不到位。大賽結束后,精力充沛、忘我工作的大忙人終于挺不住了,住進了醫院。
大賽開始前張桓銘主任在會上就場地部署、比賽流程等發表建議
那位騎著三輪車前后院跑的吳榮銀,已是古稀之年,退休不退崗,也在不斷爬上爬下,反復制作懸掛標語,場內場外忙個不停,和年輕人一樣清理現場到深夜,大賽結束后還要和年輕人一起拆除各種設施,還原正常拆車場地狀態。大賽結束后,他也住進了醫院。
左二為吳榮銀 左三為張信榮
張信榮經理,家里有病人顧不上照顧,全身心撲進賽場上,一手拿手機,一手拿對講機,不停地接受和傳達指令,指揮調度各個環節銜接有序。
第一日比賽結束后,張信榮及華嘉人緊鑼密鼓清理場地,保證第二天比賽的安全與清潔。
令全體參賽參會人員感動的是,22日預賽結束后,在比賽場地上,工人們依然在認真清理,一直忙到后半夜,保證第二天正式比賽的安全和清潔??吹浆F場照片,大家無不肅然起敬。
獲頒特殊貢獻獎,華嘉人當之無愧。目前,華嘉員工正以更加團結協作、各自擔當、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做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的各項工作。